close

九大民團集中火力,朝許宗力開槍!
(法治時報2018-12-18台北報導)民進黨1124大敗,很多檢討的聲音,陸續出現,來自不滿司法改革的聲音,也一直沒有停過,民進黨的新北市黨部主委余天首先開砲之後,推動司法改革一向不遺餘力的「民間團體」,也開始在籌劃「集結」不滿的聲浪與人馬,伺機將要做出最大的怒吼!
12/14,不滿蔡英文政府以及許宗力院長的司法假改革,來自民間的九大團體,集體召開記者會,怒嗆許宗力院長,痛批許宗力是司法改革的「最大阻力」,並要求撤換許宗力院長!
14日共有九大民間團體(公民監督國會聯盟、台灣律師協進會、台灣陪審團協會、台灣教師聯盟、台灣公民參與協會、台灣北社、台灣社、中華法治改造促進會、國會透明化促進協會)召開聯合記者會,力批司法院態度蠻橫自以為是,推行錯誤「國民法官」制度的假改革,是造成2018九合一大選,民進黨幾乎全面性遭到人民用選票打臉,致使崩盤潰敗的主因之一,記者會上要求民進黨檢討應用陪審團,點名推動陪審團最大阻力是司法院長許宗力,集體聲明要求撤換許宗力。
台灣陪審團協會創會理事長鄭文龍在記者會上表示,陪審制是人民殷切期待的,大敗主因就是司改沒採陪審團。他說,立法院幾乎所有黨團都支持,包括蘇嘉全院長、國民黨、時代力量、親民黨,執政黨在2015年的黨團也支持。
台灣社社長張葉森指出,司法改革是民意基礎,司改沒有執行的話,一切歸零。司改國是會議結果是7:7,許宗力卻堅持參審。張葉森表示,至少應兩制併行,看看那一制比較好?
台灣北社李川信社長指出,司院部如天龍國一般與世隔絕。現在是司改最關鍵的時刻,台灣最不信任司法體系,改革最優先到位應是司改,立院應是民意的展現,且所有黨團支持陪審團,立院要接地氣反映民意。早在近百年前,台灣文化協會也在推廣陪審制度,在經過百年後,人民素質更是提高很多,沒有理由不可以採行,現況司法不能說服人民,更應該實施陪審團制度。
台灣公民參與協會何宗勳理事長認為,民進黨黨綱明明是陪審制,卻用花瓶式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稀釋民意,找保守派許宗力主導,民進黨沒檢討還怪民眾,如不檢討,將成為本土派國民黨。
中華法治改造促進會李禮仲理事長說「實行陪審制只是卑微的請求。」藉由陪審制,讓人民擁有一個值得信任的司法是最基本的權利,讓台灣恐龍法官政治法官問題消失。
台灣教師聯盟理事長蕭曉玲表示,民進黨應痛定思痛,司改是最目前重要的,陳前總統、馬前總統皆為政治案件,如果司法不能信賴,那麼台灣將完蛋,立院在今年會期結束前應馬上通過陪審制,交出成績單。
台灣律師協進會召集人邱一峰表示,12日拜會立法院長蘇嘉全,蘇嘉全曾表示:「要不要改陪審制是立法院的事,司法院長無權決定。」邱一峰認為,立法院是合議制,蔡英文總統當主席時控制立委,將許多改革法案擋住,呼籲人民告訴立委支持陪審制,且公投電子連署,是人民權利應盡快通過執行。
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執行長張宏林認為,立院已進入第6會期剩下第7會期尚未進行,應盡快通過,別讓民進黨第一次完全執政卻沒有成績單,將愧對所有支持者。
國會透明化促進協會理事長胡世和說,蔡總統曾說到:「當政府聽不到人民得聲音的時候,人民可以在大聲一點,政府還是聽不到人民可以拍桌」,而這次選舉結果,人民不只拍桌而是已經是翻桌。審判制度要選最好還是次好,當然應選擇最好的!
據了解,這次「九大民團」聯合嗆聲許宗力,討伐許宗力,只是不滿司法改革打假球的「暖身賽」而已。
經過這次的記者會聯合出擊之後,他們會評估司法院的態度與反應,如果司法院和許宗力的態度,還是如此「紋風不動」,不在乎民意感受,他們將再醞釀下一波的行動。
只要,司法院一天不推動「陪審制」,民間團體就會繼續對許宗力施壓,而且,明年很快到來的「立委」選舉,將是推動陪審團的民間團體之最好時機,立委們面對選民以及民間團體的壓力,勢必會在立院和政見會上表態,許宗力的壓力恐怕只會增加,不會減少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