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改會公告,海選終審的「不當判決」!
(法治時報2019-11-20台北報導)最高法院的法官們,似乎真的遇到流年不利!
一個鄭玉山院長,已經搞得他們大家快要人仰馬翻,最近又傳出,民間司改會聯合各地律師公會,請求律師們「提供」最高法院的具體烏龍個案,好「檢視」最高法院的不當判決!
最高法院的資深法官們,最近個個都是心情不太好,據說,因為自從最高法院成立以來,從未遭遇過像目前「這麼難過」的多事之秋。
先是院長利用「分案霸凌法官」,接著,又是監察院「連續多次突襲」檢查,最後,監察院調查報告,還很白目地指出,他們發現鄭院長真的「愛說謊」。
然後,還有積案太多的問題,以及卷宗搞丟,以及判決出錯,明明沒上訴的被告又被抓來重判一次等等。
甚至,還被查出,最高法院想要利用分案「作手腳」,想要「放水」貪污法官胡景彬的「假釋」等等。
且倒霉的事,不只如此而已。
司法院換了新任政風處長之後,最高法院的法官接二連三,遭到政風處長的親自約談,法官被約談,已經很少發生了,更何況是最高法院的法官們!
這一連串的衰事,簡直是前所未聞,搞得最高法院的法官咸認,他們的地位真的一天不如一天。
總之,最高法院的法官們,幾乎已經是人人自危,不知道下一個倒霉的事,是什麼?是誰會遇上?
有人認為,多事之秋,多少和院長鄭玉山有關。
因為他每天不務正業,盡是在關心非常細微的行政「小事」,舉凡,如:停車問題、門禁管理限制、公文管理處罰、司機工友法警的掌控,監視器的普及,服裝儀容外表的要求等等。
至於,「未結案過多」的問題,則是故意捨本逐末,故意以「吃掉」數字做為解決標的,想盡辦法想「吃掉數字」(簡易案件先消化),來掩飾問題。
事實上,最高法院的「裁判品質」日益衰退才是關鍵。
這一點,鄭玉山院長反倒是完全沒反應,好像這事與他無關,全是個案承辦法官個人的事。
退化當然不是一天造成的,終審法院的裁判品質退化,為害人民和社會公道,早已不是傳言,而是司法實務界眾所周知之事,因此,民間司法會才會特別成立了專案小組,想要引進各地律師的火力,來評鑑最高法院的法官們。
民間司改會發起「案件徵求公告」,請各地律師公會,踴躍「提供」最高法院的「不當判決」資訊,給民間司改會。
民間司改會當然是收到民眾申訴反應,最高法院「草率」駁回上訴,陳請該會提出個案評鑑請求。
此外,問卷調查結果顯示,律師界咸認判決理由最不充足的是最高法院判決,甚至譏為「最糟法院」(全國律師2016年2月號)。
為此,該會特別成立「專案」,打算收集最高法院「不當裁判」類型,將主動檢視最高法院裁判品質:
(1) 最高法院以裁定駁回第三審上訴,但上訴理由書已具備法定程式要件。
(2) 最高法院以裁判駁回第三審上訴,但未說明上訴理由為何不可採。
司改會表示,若各位先進承辦案件,曾經親自遭遇最高法院不當裁判之資訊,敬請主動聯絡本會,提供判決案號與上訴理由狀,共同為監督司法品質而努力。
其實,司改會這個專案成立已有相當一段時日,或許,就是正在累積個案數量,一找到適當時機,就會出手砲轟最高法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