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高法院「操弄三審定讞時刻」選民不買單!
(法治時報2018-11-27台北報導)最高法院將「縣市首長涉案」而「遲遲未確定」的的判決,突然一下子,在距離選舉投票不到四、五個月的時間,全都「判決定讞」,必須入監執行,要乖乖進去坐牢!
這種「司法定讞」介入「選舉」的手法,已經很久沒有出現了,民進黨完全執政之後,再次出現,對選舉的效果將是如何呢?
結果,11/24投票結果,證明了人民不但不相信司法,更是用選票投下了不信任票,紛紛用選票讓被抓坐牢的「接班人」,獲得了極大的勝利。
老百姓對司法有罪,「突然定讞抓人」的作法,顯然,是展現了極大的「反感」,若說,最高法院對這兩個縣市長「助選」有反向之功,似乎也不過份!
張麗善(張榮味的接班人)以21萬票,大勝民進黨想要連任的李進勇十六萬票,徐榛蔚更是以12萬票,狂勝民進黨提名劉曉玫的四萬多票!
勝選的票數差距,不可謂不大。
李進勇 男 163,325 41.72% 民主進步黨
張麗善 女 210,770 53.83% 中國國民黨
徐榛蔚 女 121,297 71.52% 中國國民黨
劉曉玫 女 43,879 25.87% 民主進步黨
前雲林縣長張榮味,2002年任縣長時,涉嫌在興建焚化爐時收賄3千萬元,官司拖了14年,台南高分院更四審貪汙判刑8年的案子,突然在今年七月,由最高法院駁回,全案定讞,須入獄服刑。
無黨籍花蓮縣長傅崐萁,2003年任親民黨立委期間,內線交易炒作合機電線電纜公司股票,歷經近14年纏訟,最高法院也是在今年七月,駁回上訴,維持更二審判決,依違反證券交易法判刑1年4月,依減刑條例減刑為8月,全案定讞,傅必須入獄,最高院已通知檢方啟動防逃機制。
這種時間上的「巧合」之「判決定讞」,是不是「有內含」最高法院院長鄭玉山的「行政指導」與「行政能力」?外行人很難得知真相,就是內行人也不敢隨便「猜測」真相。
畢竟,最高法院連「分案」都能有「行政指導」的功力在內了。
那「判決定讞」的日子,是不是也能有「行政指導」的能力或功力在內,誰也說不準。
百姓應該是很討厭或是瞧不起:看不到蔡英文的「司法改革」績效,卻只看到蔡英文的「疑似」將最高法院的「判決定讞」用來當成「輔選工具」。
選舉一到,對手的官司就馬上變成定讞,且必須進監坐牢。
這種現象,就像台北市長柯文哲說的,並不是不能將他們判決定讞,而是不應該將案子老是擺著,遲遲不定讞,反而在選舉前,就突然連續出現「兩個縣長」的多年老案,一下子通通定讞了。
最高法院鄭玉山院長,以「行政專才」獲得許宗力的力挺,雖然因此保住了他的院長寶座,但是,民進黨的政權,恐怕就要保不住了。
11/24崩盤式的慘敗,接下來大概就是等著2020的打包了。
百姓雖然不懂司法的精深,但,總會看得懂判決結果!
誠然,案子政治敏感的案子,老是遲遲不能確定,這當然是「司法改革」的問題。
但,更過份的是,選舉一到,「如果」能要讓判決確定,會對選情有利,結果,判決就真的確定了,這種異常性的巧合,對百姓而言,問題更嚴重。
百姓可能已經習慣,案子老是遲遲不定讞,也認為那是司法實務的老毛病。
但是,案子遲遲不定讞,選舉一到就定讞,百姓就會認為,那可就不是司法老毛病,而是民進黨的選舉新手法了!
選民顯然不能接受這種司法定讞的「助選手法」,於是,用選票表示抗議。
司法改革到底做的如何?不妨聽聽民進黨新北市主委余天,他們自己人的聲音。余天自該輔選失敗,將要辭職主委,但余天在臉書粉絲專頁發文,他指出,此次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大敗,「是全民對民進黨執政不滿的表現」。
他表示,民進黨必須深刻反省,「改革是好事、但有做到人民最想要的改革嗎?」他曾多次提醒,人民期待的就是蔡英文在就職演說中提到的「司法改革」,但拖了2年多卻仍未有下文。
蔡英文心中的「司法改革」,認定就是由她出面,召開一次「全國性」的司改大會,這樣就是已經完成了「總統級的司法改革」了。
就是這種「超級簡化」問題的白痴作法,讓她嚐到了11/24的「超級慘敗」!
蔡英文已經辭掉民進黨的黨主席,總統連任之路,看來也是不妙,希望未來擁有「司法改革權力」的高位者,能夠記取蔡英文的教訓,不要掌權了卻虛應故事,企圖以開會了事,卻不落實司法的真正改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