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司改會議 罕見特點

由國安諮詢委員林峰正全力一手主導的「全國司法改革國是會議」,終於正式上場。
這場司改國是會議的成敗,關係著台灣人民未來的法治社會,是否能夠邁向更成熟、更理性、更進步的社會;同時,也關係著讓國人對於司法的信賴,能否藉此止跌回升,不再是80%的人民不信任的司法。
這場將會長達四個月的「司法改革會議」會不會成功,我們不想拍馬預祝成功,也不想嗆衰看壞,我們只就到目前為止,看到的幾個罕見現象,提出給大家參考,由大家自己判斷,具有這些罕見特質的會議,其成功率有多大?
這次的全國司法改革國是會議,最為罕見的第一個特點是:「沒有核心」價值或議題的訴求;第二個罕見特點是:「沒有公開」接受採訪;第三個罕見特點是:「沒有總長」的一席之地;第四個罕見特點是:「沒有全國律師公會」代表的一席之地。


一,沒有核心(主軸)議題:這一次的司法改革國是會議,自去年開始籌備至今,國人皆不知其追求的「核心價值」為何?
只知,這個會議一共有「五組」人馬。至於,那一組的議題,為何出現?以及該組的委員為何出現?外界一概不知。
簡言之,這次的司法改革對國人而言,只有「數字」(分成五組討論),但沒有核心主題。這種改革會議的模式,確實是全球少見,一個沒有核心論述的改革會議,一旦開議之後,上百張嘴吧一人一議,勢必失焦嘈雜,一片混亂,失去主軸。
除非,事先預設立場,並將預設的立場想方設法讓它通過並成為共識,否則難矣。


二,沒有公開接受採訪:討論全國性司改會議,當然是要昭告天下,讓國人普遍的與知與聞,或讓國人透過媒體報導或電子即時轉播,而有參與感,國會立法委員的開議,都已經是現場轉播了,司改會議卻不公開接受採訪,也實在是非常罕見(只事後提供錄影)。


三,沒有總長的一席之地:檢察總長是全國刑事案件偵辦之總指揮官,是檢察體系唯一一位經總統提名,立法院審核通過的檢察長,該職位之位階高度與辦案經驗,是檢察體系的重要龍頭;現任總長顏大和最近才又接任「檢察官協會理事長」;這種集「官方(總統指派)」和「民間組織(檢察官協會)」的雙重龍頭地位,籌備委員卻刻意忽略他的存在,完全不給予一席之地,實在也是一大罕見特點。


四,沒有全國律師聯合會的一席之地:律師團體是司法運作的重要一環,他們是實務上接觸原被告的「第一手」,不論是總統或是平民,遇到官司,一定都要找律師,卸任總統李登輝、陳水扁、馬英九,個個都遇上官司,個個都找律師,而全國律師聯合會是該行業唯一的全國代表性團體,卻沒有他們的一席之地,這樣的會議確實也是罕見。該會對此當然強烈不滿,並公開表示質疑,籌備委員會是黑箱作業。
據說,委員人數原本只有91席,後來「爆桌」成為101席,儘管「爆桌」加人,可是「總長、全國律師聯合會」都還是被排除在外,實在是可惜與罕見。
自古至今,治天下的道理是不變的,『兼聽則明,偏聽則蔽』。多方聽取意見,才能辨明是非得失,若只聽某一方的意見,則容易矇蔽不明。
司改國是會議是「兼聽」或「偏聽」?借用盛竹如的經典台詞: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!

法治時報社社長 黃越宏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pla08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