鄭玉山請客,主賓卻不來!
(法治時報2019-08-09台北報導)最高法院院長鄭玉山,最近兩年來,應該是他流年最不利的時候,事情一波又一波,一件接一件,一直沒停過。
先是監察院正式「立案」調查他,檢視他有無在分案時「作弊」,且不僅僅是「立案」調查,更是首開先例,連續進行「兩次」突襲,直接殺到最高法院現場,查看分案設備。
接著,案子還沒有結束,又爆發二審庭長周盈文,公開指責最高法院「一再說謊」,明明分案作弊,還一再掩飾真相等等。
更有甚者,司法院的秘書長呂太郎,平日一向善於替司法院底下各單位搓和,但對於此事,反而一直保持「袖手旁觀」,且每每公開表示,要由最高法院自己解決等等。
這種處境,對鄭玉山而言,等於是遭到「三面夾攻」。
「外敵」當然就是立案調查的「監察院」,來自下方的「仰攻」則是二審庭長周盈文的痛批「說謊」,來自「上面」冷眼旁觀的,那就是司法院的秘書長呂太郎本人。
據司法官場資深官員分析,鄭玉山今天這種處境,和他平日的作風,應該是有相當的關聯性。
鄭院長自從「兼差法官」,「專職」擔任「行政首長」後,常讓人覺得他老高高在上,講求官威,且其「官威」之施展是連身邊人士,不分職位大小,年紀老幼,都能充份感受的到。
例如:司機停車時,沒注意到「最高法院院長」在司法院的「順序」,停錯了順序,讓最高法院院長的「車子」排序排在後面,不但要挨罵,甚至,被罵到乾脆辦理退休算了。
又,為了完全管制「門禁」,所有最高法院的官員進出,不論大小,都要接受管制,甚至,連最高法院「退休」法官,要回來最高法院找同事聊天,也被門禁管制「卡住」,不得自由進出。
種種講求官威作法,讓最高法院上上下下,覺得不像廿一世紀的官場,比較像是昔日戒嚴時代的官場文化在延續。
或許,就是這股「官威」在「發燒」,最高法院院長鄭玉山曾經兩次宴請「退休庭長」吃飯,結果,「主賓」通通故意缺席,不來,簡直就是擺明著,不想給面子,故意要給漏氣。
「主賓不來」的第一次是,劉福來庭長的「退休宴」,說好了,由最高法院公費出錢,宴請最高法院的同事們,一起慶祝劉庭長的榮退,結果,到了開動時,還是沒看到劉福來庭長的出席。
一直到餐宴結束,劉福來庭長還是不肯賞臉,聽說,手機乾脆關機,不理會電話催促。
「主賓不來」的第二次是,庭長陳宗鎮的退休宴,那一次場面更大,因為還有兩位同仁也是同時退休,所以,宴請的桌次大約有三桌,將近三十人的聚餐退休宴。
結果也是一樣,從「開動」一直到客人開始「散宴」準備回家,庭長陳宗鎮就是沒現蹤跡,當然,情面上也是一樣的打算,就是不肯賞臉院長。
這種「公家出錢」請大家吃飯,且還是宴客名單中的「主賓」,卻故意不來出席的情形,在司法官場是非常非常「罕見」的。
因為,司法官員的辦公空間,多數不大,平日大家擠在一起,天天見面,一旦退休之後,就再也沒有辦法如此繼續「擠在一起」天天見面,因此,大家多少會「珍惜」這麼長久以來朝夕相處的日子。
退休後,雖然日子悠閒,但就是不能再如此天天見面,藉著最後一次「退休餐」的相聚,讓這種朝夕相處的日子,共同劃下一個美好的句點,幾乎已成了資深退休司法官員的多年傳統。
而今,這些退休老庭長,寧可捨棄這麼一個美好句點的相聚,也不想出席退休聚餐,可見,他們的心情有多糾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