調查局憋了大半年,終於出口氣?
(法治時報2019-08-01台北報導) 「國安官員」走私萬條菸被「調查局」現場查獲,導致「國安局長」下台,也就是媒體所稱的「調查局辦倒了國安局」風暴。
據檢調資深官員回憶,如此衝擊情治官場的「重大弊案」,距今正好30年,也曾經發生過一次。
那次「官場查辦自己人」發動的「主要砲手」也是調查局的官員。
而被擊中的「目標」更就是調查局的「直屬長官」─「法務部長(蕭天讚)」。
當時的「火砲」不是「走私」,而是「關說」。
當年「砲打」部長下台的「情節」比這次更輕微、更簡單、更單純:以偵辦第一高爾夫球場之「官商勾結案」而點燃砲火,案情重點在於「法務部長蕭天讚當政務委員」時,曾打電話給教育部體育司科長何敏關說該案,最後,因風波一直持續延燒,最後,蕭天讚不得已只好請辭下台!
這個30年前的「官場查辦自己人風暴」,發生在1988年蔣經國剛剛「過逝」的第二年,也就是李登輝才接任總統的翌年。
李登輝剛剛坐上總統位子,他的「法務部長」就被調查局炒作新聞「放倒」,李登輝也屬國民黨歷練過的「大內」高手,他馬上警覺,事情絕不是「弊案(關說)」的偵辦那麼單純,絕對有政治因素在內。
李登輝的懷疑也不是沒有原因。
因為「關說案」一爆發,即由「中時」獨家報導,且每天都有「關說」的「新內幕」被提供,但,偏偏就是不寫「涉及關說」的官員「到底是誰」?
這種天天有「新的爆料」,卻找不到「幕後黑手」的新聞炒作處理方式,搞得連當時的行政院長李煥都很好奇,忍不住,還找當時主跑行政院的中時記者,也就是現任監委王美玉,向她打聽那位涉及「關說」的政務委員是誰?
調查局這種像是「脫衣秀式」的新聞炒作方式,一件一件慢慢吊胃口,吊到最後,逼得蕭天讚終於辭職走人,風暴在蕭天讚辭職後,才告平息。
但,李登輝也驚覺,法務部轄下的調查局,法務部根本管不了。
甚至,根據政情反應,當時的調查局官員幾乎都是「新黨」的認同者。
在那年代,調查局的官員招考時,多是外省第二代,很自然地厭惡李登輝的接任,因此,就將對李的不滿,找機會發洩在法務部長身上,利用「關說案」,透過媒體新聞持續報導,狠狠的打擊了李登輝的「部長」。
也正因為這段「官場查辦自己人風暴」,李登輝記取教訓,調查局長換由廖正豪接手,讓廖正豪接手調查局長之後,再由廖正豪出掌法務部長,為的就是要「確保」新的法務部長可以鎮壓得住調查局。
沒想到,廖正豪部長最後還是因為性騷擾案的調查,而遭代理調查局長程泉公開挑釁其調查(該調查實際由黃世銘負責),兩個單位每天舉辦記者會,公開對罵,最後只能同時一起下台,結束法務部與調查局的「天天公開對罵」。
經由「蕭天讚、廖正豪」兩位部長的下台,情治單位就流傳著這麼一種說法,誰也不要去得罪調查局,因為,調查局的官員是「專門在幹掉長官的」。
這官場軼事,就像某種官場魔咒,愈是流傳,愈具嚇唬人的威力。
更老的一輩聽到這流傳,就會記起,其實不只蕭天讚、廖正豪兩位法務部長,是被調查局幹掉的。
更早,還有一個法務部長李元簇,也是被「調查局」間接幹掉的,因少年監獄發生暴動,監所系統沒主動通報給部長,但調查局早就循線「通報」給國安局,國安局火速呈給蔣經國,等到蔣經國打電話關心「監所暴動」如何處理時,李元簇接電話當下,明顯還在狀況外!
通過電話沒幾天,法務部長就由「李元簇」換成了「施啟揚」。
因此,這次調查局查辦國安局走私案,檢方資深官員開玩笑說,調查局幹掉長官的「胃口」愈來愈大了,幹掉「法務部長」似乎已無法滿足胃口了,只有國安局長才像樣。這種說法,對這次查辦走私的幹員們,當然不公平,要是沒有走私的事實,調查局也不可能查辦。
如果說,當年法務部長蕭天讚,是因為調查局的「新黨成份」高,所以,故意修理總統的人,那麼這一次國安局的官員被修理,就有資深檢調官員認為,主體還真的起了突變。
由當年的力挺「新黨」,「突變」成了力挺「時代力量」了!
論者認為,主體(調查局)在這三十年來,似乎起了大變化,不再是以「省籍」或「統獨」為基本思考,而是隨著時代進步,就連「時代力量」也是可當成合作的對象了。
走私案一爆發,全是立委黃國昌一個人的「主秀」,媒體報導都以黃國昌為焦點,只要是黃國昌的發言,各媒體不敢不報,就連接手承辦調查局點燃的走私案之檢察署,也會忍不住自嘲:根本是立委黃國昌在指揮辦案,那是檢察體系在指揮辦案!
不過,這種說法也有情治系統的資深官員不以為然,並指出從頭到尾,都是調查局在佈線、在作業;黃國昌只不過是「出面的人頭」而已。
提出這種說法的官員「分析」:
第一,以黃國昌的個性,他不可能檢舉案子之後,還讓它停放個十天、八天,萬一別人搶先怎辦?以他的個性馬上爆料,都怕不夠快了,豈有放著隔夜之理?
再者,全案有「台北」的總統府、有「桃園」的機場,但為什麼是由「新北」的調查處在偵辦?且連台北、桃園的檢察署全都不知情?這種「絕對」掌控案情及其發展之作業,絕非黃國昌一人能辦到。
第三,案發第一時間,媒體就報導,此案的爆料「深喉嚨」,是時代力量黨主席邱顯智的太太。知情者解釋,那應該是「牽線」給黃國昌的是邱主席太太。也就是說,安排查辦走私案曝光後,讓黃國昌「獨家」並請他出面「照料」後續發展,並非真正的深喉嚨,全案應該都是新北調查處在掌控。
上述內情,真真假假,外人很難判斷,但分析者接著指出,此案就是調查局「部份」很想辦案的官員,在佈局運籌這整個案子的進行,並且很刻意的「避開」檢方以及某些高層情治系統。
面對該案種種「突變」,情治系統的官員提醒,調查局的官員也是會有情緒的。
他說,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就能發現,最近半年來,有關調查局的新聞,幾乎全是「負面新聞」居多;不是集體「喝花酒」、不然就是官員充當「線民」,洩密查辦行動給當事人、再不然,就是群組亂傳蘇貞昌的摔筆假新聞,副處長被記大過等等,一堆不堪的事。
既然「負評」這麼多,要想讓外界認識一下調查局的「正面能量」,那就好好辦個總統府的「超級大案」,這麼一來,總該有人會懂得欣賞吧。
至少,不會再視調查局如無物,想記大過就「記大過」,想靠關係隨便「亂升官」,就隨便亂搞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