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
司改委員謝明珠在分組會議報告中,提出「公民法治教育」之理念報告,條理清清晰並配合日本實例解說,贏得與會委員的一致肯定,主持人許玉秀還一再向媒體介紹。 以下為本報取得謝明珠委員之簡報文字內容,並將部份圖片呈現,以饗讀者。

「要來談法律教育,我想讓我們先從兩個大面向來探討:
第一個面向是,我們對司法以及執法官員的法治教育是否成功?
第二個面向是,我們對公民的法治教育是採取什麼目的?
就第一個面向,我想國人第一個浮現的疑問就是,如果我們國家對官員的法治教育是成功的話,那為什麼「官員可以強行拆除大埔住家」、「可以不經同意強行徵收文林苑的人民財產」、「可以沒有充份證據就槍斃江國慶」。
當國家授權官員公權力的時候,卻沒有監督這些官員守法的時候,其可怕比野獸還兇猛殘酷。
西方的法律教育概念從那裡開始的呢? 當1789年法國人權宣言的通篇文字中,我們可以清楚嗅到,西方的公民教育是用「人權宣言」來教導,讓人民知道「官員的權利」來自人民的授與。因此,西方社會告訴公民,百姓要知道法律的意志與目的,並加以授權,而官員則是要謹守被授權的法律。

政府要人民守法    可官員卻不守法
但是,我們的法治教育卻都是要「人民守法」就好,到於掌握法令解釋以及執行的事,就全部交給官員就好。
人民會上法院,是因為他們的權利受到侵犯,才要上法院討公道求正義,但是我們在民間,卻常常聽到的是「法院」這兩個字的真正意思:「法」去掉的水邊,「院」去掉了左邊。只要你「去」了法院那麼就「完」了。


為什麼人民對法院這麼沒有信心?
只能拜神問卜 希望到了法院能遇到包青天。
很巧,在1999年日本與台灣都宣佈要進行司法改革。不同的是,同年日本就決定了要執行「裁判員制」,並且宣佈要用十年的時間來準備,讓人民參與審判。
2000年開始 日本就開始在所有小學、國中、高中的教科書裡面把裁判員制度,還有相關的法律概念,很技巧地放在教科書裡面介紹。
日本並不是硬梆梆的把六法全書放到課本裡。而是讓學生感受身在學校碰到的事情,那些可能是跟法律有相關的,讓學生們思考。
例如:

一,如果學校因為要蓋校舍所以封閉了一半的校園,那麼日本學校裡面很多的社團,打棒球的,打網球的同學應該如何公平分配使用這只剩下來一半的校園?讓學生去開會去決定,如何公平分配,然後遵守與執行。這就是法的基本概念與生活結合之教育,透過實例,讓學生了解法律如何維持秩序和公認的平衡!!

二,安排戶外教學到法院去旁聽,旁聽後的想法放到社會科裡面去討論。

三,學校讓學生們舉辦模擬法庭遊戲。

四,用具體的案例,並以學校可能發生的事,讓學生們討論:比如你跟同學約定,你送給他麥當勞的餐卷,他幫你寫功課。可是同學把你的餐卷拿去用掉了,回頭同學卻跟你說:「老師說,自己的功課自己寫!」像這種情況你可以跟同學請求返還餐卷價金嗎?類似這種法律例子讓學生有感的去討論。


種種現實校園生活中,學生之間,經常會發生的真實案例,讓學生們在社會科提出討論,在討論中建立基本法律概念,讓國高中生了解在法治社會中,如何透過法律規範,捍衛自己的基本權益。
日本公共電視NHK也製作系列法律教學及簡易圖示表達法律如何在生活週遭出現。另外,日本法務省有鑒於檢察官與法官士氣低落,人民對他們印象不佳,於是想出一個快速改變印象的好方法,就是利用偶像崇拜與富士電視台合作,透過戲劇的表現與傳達。

2004年當時偶像木村拓哉拍了一部非常有名的連續劇叫做《Hero》全片都在敘述檢察官的積極打擊犯罪,收視率高達34.02%。因為效果太好  所以2014年再拍第2集,2015年還拍成電影。
我也從該戲劇中學到了:原來檢察官是打擊犯罪,而法官是公平審判的清晰概念。

播出之後,隔年報名參加日本法曹考試,想成為檢察官法官的人數增加了將近15%。最後,讓我總結對於公民法律教育我們的期待:
希望人們能「知法而守法」,司法官們能「守法而執法」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pla08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